好品质、更有性价比
全国咨询热线:0314-4219918

“铟”:何时实现物以稀为贵

来源:开云体育app官方下载    发布时间:2024-07-02 00:15:27 人气:1

  普源精电计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耐数电子67.7419%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体、电光源等的原料,铟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合金制造、太阳能电池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在电子、电信、光电、国防、通讯等领域具有战略地位。

  铟常伴生在铅、锌、锡等矿中,仅为黄金储量的1/6。据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2005)年新资源显示,除中国以外的地质储量为6000吨,中国保有地质储量为1.3万吨。其中广西的铟储量约5000吨,居。

  中国是世界大的产铟国和出口国,原生铟产量占60%以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铟在液晶显示器上大范围的应用,铟价在市场上不断上涨,一度超过1000万元/吨。然而近两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中铟市场行情报价却极度贬值。

  广西堂汉锌铟公司董事长伍永田博士介绍说,目前铟价已跌至320万元/吨,这样的价格趋势,对产铟大国来说极不相称。

  堂汉锌铟公司位于我国铟资源富集的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南丹县县长陈继勇和记者说,目前该县四家主要产铟企业在政府支持下与银行签署协议,企业铟产品不再卖给日本企业,因为他们出价太低。企业周转资金可从合作抵押的银行获取。

  伍永田说,当前国内铟产业的发展存在“群龙无首”、中小企业当道的局面。目前我国有100多家铟厂,铟资源呈分散状态,约95%的生产厂商年生产量都在1至5吨左右,且多数只能加工初级原料产品。日本采取向中小企业分散收购方式,这一些企业竞相压价出货,从而造成目前铟资源大量低价流失。

  中国地质*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博士后王明艳说,日本是中国铟矿的大买家,但是,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铟矿只有一部分用作生产,另外一部分转为战略储备。实际上,美、欧、韩都有相应的国家储备政策,这些资源主要是从中国进口。

  铟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性材料。从1994年薄板显示产业发展以来,铟每年需求量都在以25%至40%的速度增长,日本对铟的消费量占的70%,中国铟产品80%出口日本和韩国。

  王明艳介绍说,虽然日本消费商始终致力于研发铟锭在液晶显示方面的替代品,都没有进展,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太大突破。另外,铟在高科技领域的核心价值在未来还将不断体现,世界芯片巨头英特尔已经发布了运算速度将提升50%的下一代标准半导体晶体管——锑化铟晶体管,如果2010年新生产电脑有一半使用该晶体管,每年对铟的需求至少增加300吨以上。正是鉴于铟金属在高科技领域运用的重要战略价值,经济发达国家正在加紧对铟产品的战略储备。

  1989年美国国家*将铟列为国家战略储备物资,次购买了1.56吨铟,随后逐年增加。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制定了储备稀有金属的相关法律,规定国家和部分企业一定储备少数的稀有金属,并要求储备足够3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消耗量。目前日本铟金属的储备可供一年使用。

  伍永田说,因为有了储备,日本才能将铟价压得很低。日本100多家企业用户形成联盟,靠5家代理采购商统一采购,我们供应商提价时,其运用储备,三个月不采购,一些企业为生存发展,不得不低价出货。我国企业松散,与日本企业竞争难以形成合力,终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伍永田表示,希望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借鉴石油输出国“欧佩克”组织模式,利用垄断性资源形成硬实力,实现铟价值大化。

  稀有金属是高科技产品主要材料,据统计,我国稀有金属以占世界20%的储量供应着80%的消耗。照此速度,20年之后,一些具有战略意义和关系到国防安全的稀有金属将在中国消失。

  王明艳认为,随着资源减少,未来科技竞争中,稀有金属储备量将成为国家发展高科技的实力标志,铟就是典型的战略资源。我国应通过原材料控制,一方面取得定价话语权,另外,在制造业通过以材料换产业合作方式,还可获得发达国家更多的核心技术。

  河池市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冶金废渣进行铟回收的高科技企业,总经理伍定勇说,从目前形势看,国家在对外贸易中仅仅对铟、钼等战略矿产资源实行配额管理是不够的,这些战略资源仍在通过种种方式低收益地流向海外。对这些特殊品种矿产,必须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控制出口。

  对于铟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专业的人建议应彻底规范小公司制作,同时实行国家专卖制度,实施*统一管理、委托开发,产品集中收购、统一销售。实行国家储备,鼓励民间储备,制定官方与民间的储备机制。我国正走向液晶生产大国,目前中国的铟廉价卖给国外,未来有可能花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价格从国外有储备的国家、企业购买铟。

  伍永田说,国家还应培育和扶持金属铟深加工产业,加快下游产品研制及产业化步伐。目前我国铟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日本等国液晶产品生产商通过购入这些附加值不高的原料,生产价格昂贵的平板电视等高科技产品。国家应通过培育一批*企业,使我国优势金属的影响力变为终产品的影响力。